24K小说网 > 夫君来自末世 > 174. 孤儿 (两更合一)挺巧的,跟原主的大……

174. 孤儿 (两更合一)挺巧的,跟原主的大……


农历腊月廿五,是崇城小学的学生回家的日子。

来黎青执这里读书的学生,其中有不少是孤儿。

这年头医疗条件不好,老百姓平均寿命也低,偏偏还没有避孕手段孤儿挺多的。

因此,黎青执提前问了这些学生,问他们要不要回家。

想回家的可以回家去,等半个月后,过了年再来上学。

至于不想回家的,也可以在学校里过年,他不会饿着他们,当然他们也要帮着干点活。

最后,有五个女孩和十九个男孩留下,剩下的人都回家去了。

留下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无家可归的,至于男的比女的多一些,这也很正常。

如果父母发生意外,女孩子可能会被人领走当童养媳,亲戚也愿意养着让她在家里干活,随便给口饭,养到十五六岁,就能收一笔彩礼将之嫁出去,对这时候的普通百姓来说,是很划算的。

男孩子就不一样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而且除非家里缺人干农活,或者缺个儿子,不然养来干啥

这次留下的男孩子里,有一个是被后娘赶出家门的,他要是女的,应该不会被赶出家门,当然下场也不会好就是了,那后娘大概率会为了高彩礼,随便找个人把她嫁出去。

黎青执收的这五百个学生都很瘦,眼前这二十几个留下的,更是又黑又瘦。

他们中好几个,脸上都有白斑,这是肚子里长了很多蛔虫的特征,至于他们的头发

黎青执觉得,他们用手随便抓抓自己头发,应该就能抓下来一堆虱子。

其实他刚穿越来的时候,原主身上也是有虱子的,金小叶身上也有,黎大毛黎二毛倒是没有,他们两个一直是光头。

后来他很注意卫生,渐渐的虱子才没有了。

要把这些人养好,挺不容易的。

黎青执琢磨着要找大夫买点乌梅丸,给自己的学生治一治蛔虫病。

至于虱子到时候学校里的男学生都剃光头得了,女学生那边就用篦子多梳一梳。

到底是十几岁的女孩子,他也不好让人家剃光头。

要回家的学生一大早就走了,黎青执就跟剩下的这些学生聊了聊。

那五个女孩子里,就有他第一个招进学校的女生阿月。

阿月还是这五个女孩子里,长得最好看的。

至于剩下的四个,有一个是脸上有一大块疤的乞儿,还有一个是跟哥哥一起被后爹赶出门的,最后那两个,则是一对没了爹娘的姐妹。

那十九个男生,也是什么情况都有,有爹娘去世的,有之前是乞丐的,有发生意外断了胳膊被爹娘赶出家门的反正都挺惨。

里面还有只有七八岁,谎报年纪说自己已经十岁的,黎青执看他可怜,就把人留下了。

他救不了所有人,但瞧见了,还是要帮一把。

当然,这些人将来也是要帮他做事的。

黎青执直接就让那十九个男生剃了光头,然后又让他们去烧水洗澡。

那些女生不用剃头,但洗澡也是要洗的。

黎青执还道“你们好好洗个澡,等下吃饭的时候,我来喊你们。”

说过之后,黎青执就回了不远处自家的宅子。

他和金小叶已经开始搬家了。

金叶绣坊那边,他们用的家具和床还很新,就都搬了过来,今天晚上,他们会睡在这里。

临近过年,黎大毛他们不用再上学,黎青执回去的时候,两个孩子正在帮着搬柴火,干得很起劲。

常瞻也在这边,正在做午饭。

看到黎青执,他笑起来“黎先生,绝味斋离这边近,以后我每天中午,都可以回来做饭。”

“那就麻烦你了,”黎青执道,“到时候你可以去学堂那边看看,挑几个人给你当学徒打下手。”

他的小学刚开起来,他就已经开始操心那些人的就业了

“好。”常瞻一口答应。

他确实打算收一些学徒,教他们做饭的手艺,将来他们可以在黎家做饭,也可以去金叶绣坊做饭,这样他能省点事情,那些学徒则有了一门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

黎青执和常瞻一起,多做了一些米饭,又蒸了一些咸鱼,煮了一大锅海带豆腐汤,给那些留下来的学生吃,

另一边,那二十几个孩子已经洗完了澡,那些女学生正用篦子梳头,那些男学生则好玩地摸着自己的头发。

说是剃光头,其实他们的头发没有完全剃光这年头没有理发工具,剃光头要用刀片刮有点危险。

所以黎青执其实是拿剪刀把他们的头发在发根部剪掉,让他们顶了一头板寸。

“这里真好,每天都能吃饱。”

“先生竟然还给我们发了新被子我头一次盖那么暖和的被子。”

“就是头发没有了,有点不习惯。”

“我以前喜欢抓虱子吃,现在抓不成了。”

他们正说着,黎青执过来喊他们吃饭。

一群人立刻跟上去,亦步亦趋小心翼翼的。

这时候的人都没有上过学,对规矩什么的,是没有概念的,但他们身为普通百姓,习惯了低头。

对此,黎青执也挺无奈只能慢慢教了。

黎青执把他们带到了自家住的院子里,给他们一人一个大陶碗让他们按着自己的饭量去盛饭,又给他们每人舀上一大勺豆腐汤,再给一块咸鱼。

等分好,黎青执道“我这边没有桌椅,你们回去食堂那边吃吧。”

这些人还有点愣,一个男学生结结巴巴地问“先先生,这个真的给我们吃”

“给你们吃,你们快吃吧,下午还要干活。”黎青执笑道。

这些学生捧着饭碗,晕晕乎乎地离开了。

他们碗里有白米饭,有刚煮好的,热腾腾的豆腐汤,还有咸鱼

他们都是无家可归的孩子,以前连顿热饭都吃不上,这样的饭菜他们已经不知道多久没吃过了。

一群人回到食堂里,以前见着食物就恨不得全部塞进肚子里的人,一时间竟然有点舍不得吃。

一个女生道“阿兰不该回去的,她要是留下来,也能吃这么好,回去的话,兴许都吃不饱饭。”

这女生嘴里的阿兰是学堂里的女学生之一。

她爹去县城给人扛货的时候掉河里没了,她娘改嫁,她就开始跟着大伯一家生活。

在她大伯家,她每天都要干活不说,还吃不饱饭。

她才十一岁,瘦瘦小小的,暂时不可能嫁出去换彩礼,她大伯也就看她不顺眼。

去学堂读书不仅可以给家里省出一份口粮,她将来若是去金叶绣坊做工还有工钱拿她大伯把她送了过来。

这女生开口之后,其他人也都提到了他们认识的人。

他们的朋友要是知道留下来能吃这么好,肯定会留下来

黎先生人也太好了

大部分人都这么觉得,只一个男生道“他给我们吃饱饭,是要我们干活的。”

这个男学生,是五个女学生里的一个的哥哥,名叫刘大牛。

两年前他爹去世后,他叔叔霸占了他家田地,把他、他妹妹还有他娘赶了出去。

他娘带着他和他妹妹跟了一个佃农,那佃农对他娘还不错,但一直看他和他妹妹不顺眼,他们平日里多吃一口饭,都要被骂。

这次黎青执的学堂招学生,那佃农更是把他们赶出家门,让他们来这边读书。

什么读书其实就是要他们干活。

他无处可去,只能留下,但心里多少有点不甘愿。

另一个男生道“干活不是应该的吗”

这个男生叫章早,是被后娘赶出家门的,从村长那里得知黎青执的学堂招生之后,早早地就过来了。

他对这学堂特别满意。

他之前没饭吃,就连蚯蚓都挖出来填肚子现在稍微干点活就能吃饱,对他来说太好了。

刘大牛看了章早一眼“我就是说个实话。”

刘大牛的妹妹刘二丫有点不自在,她觉得在这里生活挺好的,她哥为什么不满意

这里能吃饱饭,不用听王叔骂人,她和她哥走了之后,他们娘的日子还能好过一些。

她哥怎么还不满意

虽然刘大牛抱怨了一句,但大家还是开开心心吃了饭。

另一边,黎青执也在吃饭,然后从金小叶嘴里得知,吴白川从京城回来了。

不过金小叶还没有见过吴白川,所以不知道吴白川那边的具体情况。

黎青执道“我下午去拜访一下吴掌柜。”

常端肯定给他带了东西,还有京城的消息,他也想打听一下。

黎青执吃过饭,先去了学堂那边。

那些学生已经吃好饭了,正聚在食堂里说话黎青执问他们会不会舂米。

章早和刘大牛都说会。

“那你们下午,就去舂点米。先给稻子脱壳,然后再舂点白米出来。”黎青执仔细地交代他们。

他的学生太多了,用的米也多。

这年头买稻子比买白米要划算很多,厨房那边也就有几百斤的稻子。

他也不要求这些人全部舂好,能舂多少是多少,反正也没人看着他们。

见这些学生应了,黎青执就去了吴家找吴白川。

吴白川回家后洗了个澡正在睡觉,被家里人叫醒的时候有点不高兴,但听说黎青执来了他立刻就从床上起来,去见黎青执。

他上次离开京城的时候,段晋虽然从吕公公那边得到了一个酒楼,但也仅此而已,可他这次去京城

段晋在京城,竟然已经那么有名了

这么厉害的人,跟黎青执有关

还有张巡抚,那就更厉害了吴白川跟很多人一样,觉得茕独散人是张巡抚。

张巡抚跟黎青执关系好就算了,这次张巡抚的逃荒录,又让晋王吃了个大亏

他可不敢得罪黎青执。

吴白川笑容满面地去见黎青执“黎先生,我正打算去找你呢,段掌柜托我给你带了些东西”

黎青执道“多谢吴掌柜了”

寒暄了几句,黎青执就问起京城的情况来,吴掌柜也不含糊,把这一路遇到的事情全都说了。

他们的船队去京城,要是每天行船六个时辰,时不时停靠休息,大概要二十几天才能到。

要是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前行,一天就停四个时辰,到京城大概要十九天。

船队基本上都是这么走的,十八天或者十九天到京城,但这次他们日夜不停,十二天就到了京城。

这也就算了,回来也只走了十五天。

这是真的累

但他挣钱也不少就是了,京城更是发生了很多事情。

“逃荒录在京城那可太火了,大家都在可惜那位李县令,我们回来的时候,京城已经有戏文唱这位李县令了”吴白川道。

吴白川知道的,都是一些大众消息,但黎青执已经可以从这些大众消息里,分析出不少事情了。

不说别的,晋王党这次就会遭到重创。

不过晋王肯定死不了。

虽然当年赈灾的事情,皇帝交给了晋王去办,钦差也是他的人,但他本身并没有去玉溪府,完全可以找到替罪羊。

而且他可是皇亲国戚,是一个王爷

就算他赈灾不力,皇帝也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杀了他。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

只是经此一事,晋王肯定会失了名声,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官员,也会有很多弃他而去。

黎青执对这个结果,已经很满意了。

黎青执跟吴白川聊了很久,还从吴白川那里,得知沈家家主这次从京城回崇城县,还带了裕隆商行的掌柜同行。

黎青执想知道各种信息,就多问了几句,结果从吴白川那里,得知裕隆商行的掌柜姓钱,叫钱富贵。

挺巧的,跟原主的大舅同名。

不过那应该不是原主的舅舅,一来这名字很常见,这时候的人很喜欢给孩子起名叫“富贵”。

二来原主外祖父家虽然是商户,但生意做得不大,也就是在一个县城里有一些铺子,还有大片田地而已。

那裕隆商行,生意可是做遍大江南北的,据说背后有人。

黎青执跟吴白川聊过,带着常端托吴白川带回来的东西回到家中。

里面有常端给他的信件,他收起来打算晚上看,至于那些东西他等下和常瞻一起拆。

黎青执去了学堂那边,看那些住在学堂里的学生。

这些学生已经舂了很多米出来,还把柴火劈了。

“你们真棒,带上碗去吃饭吧。”黎青执笑道。

他真的很喜欢孩子。

这可都是人类的未来

天知道他在末世的时候,有多希望能看到几个孩子。

他希望这些孩子将来能有个安稳的工作,好好活着。

这些学生的饭是黎老根和赵小豆煮的,菜是常瞻安排的,黎青执让常瞻按照金叶绣坊那些女工的标准,给这些孩子做饭吃。

大过年的,别人都回家去了,他们只能留在学校里总该吃点好的。

晚上,这些孩子吃的是肉末蒜叶豆腐。

常瞻拿了一块猪肉,肥肉切小放进锅里煸炒出油,瘦肉切碎放进去炒,然后再加进去豆腐和酱油炖煮,最后撒上蒜叶

每个孩子的饭碗里,都能盛满满一大勺,和米饭拌在一起吃,那叫一个香

这些孩子都一副恨不得把脸埋进饭碗里的样子黎青执让他们回去吃饭,吃完早点睡。

等这些人离开,黎青执吃了晚饭,然后去看了常端送回来的东西。

那竟然是满满一箱子的银子,大概能有一百斤。

常端真的很实在了,除了书信以外,就给了银子。

对了,还有一小袋金子,那金子他指明了给常翠,让常瞻给常翠打点首饰。

“翠翠才这么小,戴什么首饰。”常瞻道。

小孩子穿金戴银的,容易被坏人盯上。

不久前,他们县城就有个孩子被人抢走了银手镯,听说那人扯手镯的时候特别用力,把孩子的手都弄伤了。

常瞻觉得常翠还是别戴首饰更安全。

“等翠翠长大了,再给她打首饰吧。”黎青执笑了笑,开始看常端的信。

常端在信里说了京城的事情,提到吕庆喜一直在针对晋王,让晋王的势力被削弱不少,还提到燕郡王近来冒出头,一些原本跟着晋王的官员,现在成了燕郡王的人。

怕黎青执对燕郡王不了解,常端还给黎青执介绍了一番燕郡王。

“燕郡王”黎青执以前就听说过燕郡王,但对这人并不了解,现在看了常端的信,才知道这人的情况。

他干的事情,倒是给燕郡王带去不少好处。

不过京城的事情对他来说有点遥远,现在的话黎青执打算写本新书,从沈家家主那边拿点稿费。

黎青执惦记着沈家家主的时候,沈家家主刚刚回到省城。

他们的船队到省城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但省城的码头上灯火通明。

沈家家主停了船,带着沈夫人踏上陆地,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他终于回来了

去京城的时候,他其实有点担心,怕吕庆喜不喜欢茕独散人写的逃荒录,现在就不一样了,他心里只有痛快

他把那些书免费给了吕庆喜,而吕庆喜投桃报李,让他可以在江安省卖盐。

这可是稳赚不赔的生意那些盐商,一个个都富得流油

尤其是现在制盐的成本下来了,盐价一直在跌

盐价跌了,盐商其实是能多挣钱的。

盐价太高的话,老百姓会少吃盐,但盐价低老百姓会多买一些盐在家里放着

至于利润他们进货价低,就算卖得比以前便宜,赚的钱也可能比以前多。

沈芝兰心情很好,钱富贵从船上下来,却有种捡回一条命的感觉。

长时间坐船他有点不适应。

不过,已经到了江南了啊

钱富贵之前没有来过江安省,这还是他第一次来,然后就被江安省处处灯火,看着非常繁华的省城惊了惊。

这里的百姓,看来过得很好。

沈芝兰跟钱富贵这一路时常聊天,相处得不错,甚至还谈了几笔生意,这会儿也就笑着开口,让人送钱富贵去沈家的客栈安置。

至于他自己,他要回家,好好洗个澡

沈芝兰离开了,钱富贵却是去了客栈。

天已经黑了,他以为客栈里不会有人,结果楼下有很多客人还在聊天说话。

这些客人都不是省城的,正打算回家,聊天聊的,正好是最近省城的一些事情“两个举人打架的事情,你们听说了吗”

“听说了,他们两个因为对茕独文集的看法不同,就吵了起来,吵着吵着还动了手。”

“这茕独文集都出来多久了,怎么还有人为了这书打架”

“还不是因为逃荒录那个茕独散人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他的书我是不太喜欢的,写得太惨了,唉”

“遇上灾荒,老百姓本来就惨。”

钱富贵本来想去睡觉,听到这些人聊起茕独散人,却一点不困了,跟着聊起来。

不管是沉冤录逃荒录还是茕独文集,钱富贵都反复看过。

他真的很喜欢茕独散人。

因为这人将他妹夫写得极好,他还恨不得马上去拜访他才好。

可惜沈芝兰不肯透露茕独散人的消息,或者说沈芝兰压根不知道茕独散人的情况。

听钱富贵问起茕独散人,众人纷纷开口“大家都说,茕独散人其实是张巡抚。”

“听说沈家之前跟张巡抚时常往来,沈家家主还往张巡抚府上送了几个箱子。”

“我也觉得,茕独散人或许就是张巡抚。”

钱富贵思索起来,想要拜访一下张巡抚。

只是张巡抚那样的人,并不是他一个商人想见就见的,他怕是要靠着沈芝兰才能见到人。

除此之外他要找人打听一下,看他外甥女李珠是不是在江安省。

她一个女孩子,也不知道这几年过得怎么样。

希望她还活着。,,


  (https://www.24kxs.net/book/1655/1655754/1111095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