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权谋大明,阉党崛起 > 第70章 布局

第70章 布局


文书官分配完各工作队的任务后,整个营地瞬间变成了繁忙的建设现场。

  伐木工人纷纷上山,剩下的则负责运输或协助工匠加工收集的木材。

  还需预留一部分人手在营地内准备饭菜。

  刚才还聚在一起聆听的五百人,瞬间融入了营地的各个角落。

  李培恩看到方广正在与即将组成的渔猎队伍交谈,便走过去打算加入讨论。

  看到李培恩到来,难民们虽然对他有些敬畏,

  但他们仍然乐意地向李培恩行礼问好。

  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方广对难民进行的“政治”教育。

  尽管这个时代的“政治”工作不如后世那样强大,

  但对于喜欢带兵作战、熟读兵书历史的方广来说,

  在争取李培恩的民心方面,他的手法可圈可点。尽管李培恩自己也怀疑,仅凭利益换来的忠诚是否可靠。目前来看,似乎并无不良影响,于是李培恩便放手让方广施展拳脚。与众人寒暄过后,李培恩才开口问:“你们刚才争论得很激烈,讨论的是什么问题?”方广示意,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上前施礼回答:“禀大人,我们在跟方将军商量狩猎用的陷阱和兵器。”方广微微颔首,向李培恩解释:“他们常用的狩猎弓都是柔弓,我手里的军用硬弓对他们来说太硬太长,林中不便施展,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明朝军队的弓箭有两种,一种是北方战场常见的开元弓。这其实是种柔弓,适合马背上射击。北方战场选择柔弓,是因为现在的环境下,北方气候干燥少雨,主要战事并非夜战,而是城市防御。因此,火药武器在远程攻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如关宁防线的三大城市,火箭、火铳、母子炮堆积如山,更有大量红衣大炮。而在南方,情况却截然相反。南方湿热多雨,这个时代,黑火药武器不可靠。加上与倭寇的和弓对抗,柔弓的杀伤力明显不足。所以,多数准备与倭寇交战的部队,装备的是硬弓和长弓,期望在射程和威力上压制对手。这些硬弓和长弓,使用起来不仅要求身体素质,更需长时间训练,否则精准度会大受影响。这些灾民短期内难以掌握,而且也不适合山林环境。对此,灾民们讨论许久,最后还是李培恩和方广做出了决定。将这些猎人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派两名携带硬弓的士兵同行。一来,硬弓在手,士兵能保护灾民免受野兽侵害;二来,有士兵陪同,也可防止灾民擅自逃走。至于猎人们需要的柔弓,只能由他们自己慢慢制作了。毕竟在这个时代,制作一把趁手的弓,往往需要数年的工夫,无论是动物的筋腱,还是弓身的木材,都需要大量时间来精制。所以,即使是一把民间自制的弓,在这个时代也是极其珍贵且难以购买的。

  将狩猎队分配妥当后,李培恩又特地召来一名锦衣卫,带领那些愿意捕鱼的难民前往渔村洽谈。毕竟,锦衣卫在处理这类事务上比方广的士兵更为擅长周旋。另外,那些渔民对李培恩的手下并不陌生,他们清楚这些人是为了帮助打捞江中的沉船。因此,他们大概率不会拒绝带着这些难民一同捕鱼充饥。在锦衣卫出发前,李培恩还特别交代他与渔村村民交谈时要格外客气,毕竟这些难民的生存此刻全指望他们的捕鱼成果。

  处理完此事,李培恩把方广拉到一旁,计划明确营地的组织结构。尽管目前人数不多,但最多两天,常州府的第二批难民就会抵达。提前规划好组织架构,便于日后管理。李培恩的初步设想是将营地暂分为工作部和后勤部,每个部门增设负责人。这样在他离开后,能协助方广更有效地管理营地。

  听到李培恩要把营地的大小事务都托付给自己,方广不禁感到一阵头皮发麻。他曾幻想过统帅万军,但如今面对日益增多的难民,他感到压力山大。很多问题在他看来,若非李培恩有独到的解决之道,他早已无法应对。现在听说李培恩要完全交由他管理,想到常州府外还有数万难民将陆续到来,方广急切地挥手说:“不可、不可,安抚使千万不可,如今这点人已让我每日焦虑,人数再增,我必定无法胜任。”“一旦出现差错,丢脸事小,耽误了安抚使的大计才是大罪。”“还是请安抚使另派他人管理吧。”

  尽管方广再三推辞,李培恩并未动摇,毕竟他可用的人手有限。许寿虽能接手,但常州府的难民目前还离不开他。方泽尚未处理完手头的案件,且管理经验可能不及方广。于是,李培恩只好硬着头皮劝慰方广:“我知道人多了你会忙不过来,所以我才来帮你寻找解决方案。”“等我们把事情理顺,多找些人来协助你,你一定能应付得了,别担心。”


  (https://www.24kxs.net/book/2729/2729399/1111106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