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从打零工到大老板 > 第91章 放心合作

第91章 放心合作


“老叔,我们现在用的工绝对比出版社多,但是质量把控上绝对不如出版社。”梁平诚实的说。

  “你小子也学会恭维你老叔了。”陈启文对亮平时比较满意。

  “老叔,我绝不是恭维您。您也知道,我们的人员以前都没有从事过这个工作,我们不得不拿时间来补齐质量的短板。”

  说实在的,自从陈云鹏给他打了电话,陈启文的心里就七上八下,没有踏实过,这个是真的让她左右为难,不办,人情上说不过去,别说梁平救过自己亲侄子的命,就是陈云鹏的朋友,他这个当老叔的也应该办,况且并不违反原则;办,实在太让人担心了,一群没有文化的人竟然要做文化产业,这样的事没人敢相信能做好。所以他才急于知道梁平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程序,不得不说,梁平的想法、做法让他放心不少。

  “你有这样的想法和精神,我就放心多了。你不是带了一些样书吗?”

  “我这次带了一百本样书?”

  “书在什么地方?”

  “都在金主任的办公室。”

  陈社长开玩笑地说:“带来的样书是不是做了特殊的处理?”

  所谓特殊的处理,梁平当然明白,就是为了应付出版社,在编排、审校上就是多下功夫。“从陈哥给您电话,到我来,就是几天的时间,我倒是真想好好地打磨一下,免得给老叔丢脸。可是没有时间。”

  对梁平的态度,陈启文是比较满意的:“你的情况我也大致了解了,你想怎么和老叔合作?”

  看似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陈启文想知道梁平的真实想法。

  梁平嘿嘿一笑:“说实在,我也不知道,就是想一切都听老叔的。相信老叔不会亏了我把。”说完做了个鬼脸。

  陈启文说:“尽管我答应了,说实的,对于能不能和你们合作,老叔心里也没有底。我昨天市出版署的领导打了电话,他们又给出版总署的领导联系了,据说你们河鲁省已经有两家民营书业和出版社合作,并且一家同国家教育出版社合作的。说实效果很好。总署也有计划让民营企业参与进来,走国家、集体、民间共同合作的路子,把我国的基础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对我们的合作原则上表示赞赏,但一定慎之又慎,同时对合作提出了几点要:对于合作的模式是指导但不干预,放权但不放手。你们必须严格按照遵守出版法规,从事教育图书的从编撰到发行德各项工作;经营上:你们独立运作,自负盈亏。但必需定期给出版社缴纳图书出版管理费。”

  “这些我们都一定按照您的要求去做。”

  “梁平,你来了,我本来应该给你大大的优惠,可是你也知道,出版社毕竟不是老叔自己家开的,那是国家的,是党的,我只能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适当给你点照顾,希望你能理解老叔。”

  “老叔,放心,我还是那句话,都听老叔安排。”

  陈启文笑着说:”你小子够鬼的,你越是这样,老叔我越为难。这样吧,你们河鲁省的合作都是出书管理费每本书一万元,我看咱们就来个减半,五千一本,再版费六百,至于审稿费,我们这里的人手不够,只要你们自己把好关就行了。”

  “老叔,那要什么时候缴费。”

  “按照规定应该流程基本办理以后,你交了管理费,才能给你书号和CIP数据。”

  梁平皱了皱眉头:“老叔,不过,我来的时候带的钱不多,能看能不能先拿一部分,其余的我回去再想办法。”

  陈启文脸色一冷,随即又恢复了正常:“按照规定是不合乎规矩的,你提出来了,老叔只有勉为其难了。你带来了多少?”

  梁平从兜里掏出一张现金转账支票,递给了陈启文,接过支票陈启文倒吸了一口冷气,二十万,他们整个出版社一年的工资都没有这么多。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梁平,你这次准备要多少个品种的书号。”

  “先要一百来个吧。”

  话一出口真的吓了陈启文一跳:“怎么要那么多。”

  “老叔,说实在的,如果我们公司正常运转起来的话,估计没有五六百个书号也很难支撑。”

  陈启文略一沉思:“你是想把高中的版本都出全?”

  梁平说:“想是想,但是目前就是想先出同步,总复习一轮、二轮和一些配套的教学辅导资料,然后向工具辞书和初中,小学教辅拓展。”

  “谁有这么大的气魄?”

  没等陈启文说话,一个年近五十的人走进来接话道。

  因为不认识来人,梁平急忙站了起来打招呼,陈启文介绍说:“这是我们的主编孟获礼,这是我给你说的梁平。”

  “看你们谈的热热闹闹,我这旁观者也不由得热血沸腾。”孟获礼打呵呵道。

  “我这位小侄想在河鲁省的梁济打造全国教育研发基地。”其实语气里多少有点不敢恭维的意思。

  “年轻人有气魄,你的愿望要是能实现,我们就做你的后盾。”

  梁平连忙说谢谢孟总不编。其实孟获礼和陈启文的看法却有点不同:“刚才我们邀请了边防一中二中的一线优秀教师,对梁总带来的教辅进行了评估。”

  为了解梁平的真实实力,其实在梁平确定来之前,陈启文就已经安排人和几个兼职的优秀老师打了招呼,想让他们对梁平公司的稿件做一个评估,最终决定是真正合作还是象征性的合作。没想到孟主编竟然一下捅了出来。

  陈启文说:“老叔这么做不是对你不放心。我们就是让一线老师看一下你做的教育辅导材料的质量怎么样样。”

  梁平说:“看老叔说的,我们平时还要去学校调研的,有免费的老师给我们指点,我们求之不得的。”其实心里并不是很舒服。

  孟总编问道:“梁总说的不是客气话?”

  “真的孟总编,做教育学习资料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本书做的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应该使用者,是老师和学生。”

  “年轻人有这样的心胸和气度,真是难得。”

  “孟总编,您还是叫我小梁或者是梁平好了,您和我老叔是同事,说起来您应该是我的前辈。”

  “陈启文说:“梁平是晚辈,对他就和小鹏一样。你张口一个梁总,闭口一个梁总别扭。我就说,喊梁平顺口,亲切。”

  孟主编也是从善如流:“好,以后就直呼其名。”

  这个时候陈启文转变的话题:问一中、二中老师对梁平带来稿件的评价。陈启文之所以这么问,并不是随口一问,他是有目的的,他的意思有两层,第一从孟主编的表情上可以得出梁平带来的资料至少老师是能够认可,第二即便是老师有点意见,到时候孟主编也能和自己站到,做起工作来能够轻松的多。没等孟主编回答,转而又说:“老孟,那些平时给我们看稿子的老师挑拨的很。”他的意思是一旦提出很多的问题,梁平不至于过于尴尬。

  “平时这些人都是鼻子朝天,可是这次转性了,来了六个老师,竟然有五个人对梁平带来的教育辅导资料赞不绝口,另一个只是说难度大了点。”

  陈启文高兴哈哈一笑:“这些资料都是河鲁省的顶尖老师做的。河鲁本来就是我国的教育大省,教学水平要比我们高的多。”

  梁平听了也是心里乐开了花,但是没敢表露出来。孟总:“好的跑不了,问题如果不直接提出来,我们还以为很好,最终没有提高。”

  孟获礼拿出一张纸:“你自己看看老师给你的评语。”

  梁平接过纸,上面写的密密麻麻的,大意是课时划分合理:题例设置科学合理,简洁明了:讲解简洁到位,典例经典,层次分明,梯度感强,选题新颖等等。几乎都是过年的话。只有化学一科提出了建议,就是降低学习难度。梁平看完说:“人家老师给您面子。”

  孟总编说:“这个话你说的不对,一来就告诉他们就是找问题,就是要鸡蛋里面挑骨头。

  说实在的,前几天陈社长说了这个事情以后,我心里一直在打鼓,想你一个高中生,怎么能够做好高中教育辅导资料,这下放心了。陈社长,既然你是他的老叔,我也就有什么说什么了。”

  陈启文微笑说:“我们之间还需要来虚的。”

  “这次我们真是捡到宝贝了,有这样的教育辅导资料,可是真给我们出版社增光,以后我们在同行面前也可以理直气壮了,也有自己拿的出手的产品了。”

  陈启文说:“以后,我们不仅在图书质量能和别人叫板,在经济上也要鸟枪换炮了。梁平能在两年的时间里在我们这里用到四五百个书号,我们的管理费不仅可以盖起一栋客观的办公大楼,员工的生活条件也能得到很大改善。不过,梁平你也不要飘飘然,你虽然给我们带了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这并意味会对你放松管理。”


  (https://www.24kxs.net/book/2726/2726616/111110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