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第一莽夫完整版 > 第258章 末日

第258章 末日


范文成做梦都没有想到,他还有入殿面圣的这一天。

    可这并不是他金榜题名,也不是他仕途高升,而是作为一个囚犯被押进了大殿受审,即将给江南士绅带来灭顶之灾!

    “范文成,苏州府吴县人,弘治三年得秀才功名,后屡试不第……”

    汤昊开始念起了范文成的生平过往,听得满朝文武为之不解。

    这样一个下三滥的货色,中山侯把他带上朝堂做什么?

    连举人都考不中,也有资格位列朝堂吗?

    这倒不是群臣太过骄傲,他们可都是正儿八经的进士,从科举大考里面拼杀出来的杰出官僚,自然有这个资格和底气,对范文成指指点点。

    “范文成,你为何向霸州反贼暗中提供弓弩甲胄?”

    但中山侯接下来这句话,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向反霸州反贼提供甲胄和弓弩?

    这分明就是策划谋逆造反啊!

    难道此次霸州反贼聚众造反还有其他隐情吗?

    范文成闻言身子一颤,眼睛死死地盯着地面。

    他不愿意开这个口,然而事情到了这一步,他若是不想办法自救,那他将会沦为一颗棋子,不但自己会被斩首示众,连带着他的家人族人也会被牵连斩首!

    不要低估谋逆之罪,这是诛九族的死罪,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范文成还是开口了。

    只是他供出来的这个人,却是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

    “陛下明鉴,草民是奉那徐文熺之命,前去策划此次叛乱!”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接下来范文成详细讲述了前因后果,包括徐文熺等人谋划通过一场叛乱,迫使朝廷调遣中山侯前去平叛,然后他们趁机插手清河船厂,谋取出海贸易利润。

    听得这话,群臣顿时议论纷纷,都被惊得满脸骇然。

    然而范文成还在不断开口,详细叙述了他从何地取到的弓弩甲胄,又是经过何人之手,将这些弓弩甲胄送到了霸州反贼手中,详细得令人发指。

    包括徐文熺等人察觉到情况不对,所以故意将霸州反贼引向山东曲阜,迫切地想要促使中山侯立刻出兵将反贼剿灭,这些事情范文成也说得一清二楚!

    自此,一场惊天阴谋浮出水面。

    而群臣的骚动不安也逐渐平息。

    因为他们惊恐地发现,龙椅上的这位皇帝陛下,安静得有些吓人,始终不发一言!

    这分明就是……雷霆怒火之前的征兆!

    不知道过了多久,群臣才听得龙椅上面传来了一道冷漠至极的声音。

    “这个徐文熺……何许人也?”

    “弘治首辅徐溥之孙!”

    汤昊故作茫然地开口道:“如果臣没记错的话,徐溥先前卷入了叶琪变法一案,其应该接受追查才是,但不知为何此案最后不了了之!”

    “而这徐文熺尚且有余力觊觎其他,甚至故意策划出了一场叛乱!”

    嘭的一声巨响,皇帝陛下气得拍案而起!

    “真是好得很呐!”

    “难怪这反贼一直剿不灭!”

    “竟是有人暗中为他们提供钱粮甲胄!”

    “这就是尔等口中的忠君爱国?这就是尔等口中的君臣大义吗?”

    面对出奇愤怒的皇帝陛下,群臣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傻子都知道,这一次江南士绅要倒大霉了。

    唯独只有杨廷和敢在此刻,硬着头皮开口劝谏。

    “陛下,此案……牵连甚广,臣请将这范文成移交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共同审理,凡涉案人员全部缉拿归案……”

    “混账!”朱厚照怒斥道:“先前让你们去查一个徐溥,你们都能查出个不了了之!”

    “怎么?现在还想故技重施?还想要包庇维护这些丧心病狂的贼子吗?”

    徐溥一事摆在眼前,杨廷和也无话可说。

    那个时候他可还没有上位,甚至都还没有入阁参预机务。

    所以徐溥一事,极有可能是刘健等人的手笔,保全这位弘治首辅最后的体面!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这些朝臣的纵容,最后却是换来了江南士绅的得寸进尺!

    他们非但没有因此而生出敬畏之心,反倒是愈发变本加厉,愈发丧心病狂,竟然会为了那尚未确定的海洋贸易,就敢暗地里策划出一起叛乱,其心可诛啊!

    “着锦衣卫立刻抓捕主犯徐文熺!”

    “顺藤摸瓜,严查到底,所有参与此案之人,无论是谁全部打入诏狱拷问!”

    “朕倒是想要看看,这一次你们谁还敢包庇这些反贼!”

    “反贼”二字一出,这场滔天大案就被定性了。

    徐文熺等人极有可能因此被抄家灭族,就是不知道是夷三族还是诛九族了,全在皇帝陛下一念之间!

    下达完这道残酷命令后,朱厚照就径直拂袖离去。

    而范文成则是被锦衣卫提走,牟斌亲自率领缇骑捉拿主犯徐文熺。

    汤昊笑眯眯地看向杨廷和,后者正神色不善地盯着他。

    “汤侯,何故如此羞辱本官?”

    没错,就是羞辱!

    昨夜明明答应得好好的,杨廷和甚至还难得睡了个好觉。

    结果睡醒之后一切全都变了,这狗贼直接敲响登闻鼓,将此事给彻底闹大了。

    徐文熺那是什么人物?

    弘治首辅徐溥的孙子,南直隶常州府的士绅代表人物。

    江南士绅好群聚议事,徐文熺更是长袖善舞,以荫生身份不入仕途,却滞留京师游走于达官显贵人家,为江南士绅张目!

    这一次,他徐文熺卷入了“范文成案”,不知会牵连多少江南士绅!

    换句话说,中山侯这个狗贼非但没有答应他杨廷和昨夜的请求,反而是用一种极其粗暴的方式,狠狠抽了他杨廷和一巴掌,杨廷和焉能不怒?

    汤昊走上前来,自顾自地低声开口道。

    “有些事情,一旦做了,那就要付出代价!”

    “这徐文熺也好,还是其余江南士绅也罢,总归是动了不该动的心思!”

    “要是因为你这位内阁首辅,轻飘飘一句话,就揭过此事,那他们非但不会长记性,下一次还会愈发变本加厉!”

    汤昊拍了拍杨廷和的肩膀,然后转身离去。

    “所以啊,只要抓住了机会,就要将这些贪婪的吸血虫一棒子打痛!”

    “只有让他们恐惧,只有让他们产生敬畏之心,他们才会老实安分,不敢再做出这般丧心病狂的举动!”

    如此……吗?

    杨廷和看着汤昊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贪婪的吸血虫?

    这个比喻,真是粗鄙恶毒啊!

    但偏偏贴切无比!

    越是身居高位,就越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比如杨廷和做了内阁首辅之后,所了解到的江南士绅,简直令人作呕。

    从朝堂到地方,大明王朝的方方面面,只要是可以谋利的地方,都少不了这些江南士绅的身影。

    现在他们更是为了那尚未确定的海贸利润,便敢策划一场叛乱,动摇大明王朝的统治根基,足见其贪婪程度,简直令人作呕!

    活该有此一劫啊!

    杨廷和叹了口气,遂不再去理会。

    既然皇帝陛下已经下令了,那谁也阻拦不得。

    接下来,他这个内阁首辅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汤昊转身就来了乾清宫,与朱厚照商议了一番。

    最后二人还是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确不是一口气吃下江南推动改革的时候。

    因为他们没有这个能力,手底下也没有这样得贤才。

    相比于江南,山东现在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汤昊肯定是要回去的。

    而除了他之外,任何人去江南,都不太合适。

    都察院这些监察御史,虽然表面上看是帝党,但他们毕竟出身文臣缙绅,而且大部分又恰恰是出身江南,所以此次绝不能让都察院参与其中。

    那朱厚照还能有什么人选呢?

    焦芳这种货色吗?

    他要是去了,说不得会激起江南民变!

    思来想去,君臣二人最后还是叹了口气,决定只给江南士绅一个教训,然后捞一笔银子,此事就这样算了。

    此刻牟斌已经率领缇骑抵达了徐府,不用多言直接破门而入。

    徐文熺尚且在睡梦之中,就被锦衣卫力士从床上拎了起来。

    他可是养尊处优的徐家大少爷,什么时候遭受过这等粗暴对待,所以立刻就叫嚣了起来。

    对付这种纨绔公子哥儿,牟斌一向从不手软,扬手就是一巴掌狠狠抽了过去,随后拔出绣春刀架在了徐文熺脖子上面。

    现在,这位徐家大少爷终于老实了。

    “徐文熺对吧?”

    “你的事儿发了,跟我们走一趟吧!”

    徐文熺满脸惊恐地看向牟斌,然后兀自争辩道:“我是徐溥之孙,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奉陛下之命,徐文熺策划煽动霸州反贼作乱,形同谋逆!”

    牟斌冷冷地看着他,随后嗤笑了一声。

    “说实话,本座很是想不明白,那徐溥精明了一辈子,最后功成身退,堪称完人,怎就生出了你们这些不肖子孙呢?”

    “现在好了,因为伱们这些蠢货的行为,你们徐氏少说都会被满门抄斩,可怜徐溥为国操持一生啊,最后竟是落得这般下场!”

    徐溥这个老家伙,牟斌还是有印象的。

    毕竟弘治朝前期的朝政大权,几乎全在徐溥手中。

    这位徐阁老为人宽宏大度,做事讲究原则,长袖善舞提携后辈,门生故吏遍天下,最后致仕归乡安度晚年,诰命特赠太师、特进、左柱国,赐谥号“文靖”。

    徐溥一生都没有什么污点,而且也没有什么政敌,最后功成身退,获得朝廷极高礼遇,堪称文臣完美模范。

    可惜,摊上徐文熺这种不肖子孙,还要祸及全族,真是无妄之灾。

    感慨了一番,牟斌就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正当锦衣卫缇骑拖着徐文熺往外走时,这位徐家大少终于被“满门抄斩”吓破了胆,他挣脱了束缚“噗通”一声跪倒在牟斌身前,然后忙不迭地高喊道:“这不是我的主意,都是那个杨天柱,一切都是他谋划的……”

    “杨天柱?”牟斌先是一愣,还没有反应过来。

    “哪个杨天柱?”

    “江西吉安府那个杨天柱,杨士奇的四世孙!”

    听到这话,饶是牟斌也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没想到这么快就钓到了一条大鱼!

    杨士奇的四世孙!

    这可真是……意外惊喜!

    “来人,将他打入诏狱!”

    “其余人等,随本座立刻去抓人!”

    牟斌果断下令,率领缇骑直奔杨府。

    这杨士奇可是三杨之首,内阁奠基人,文臣缙绅把持朝政的开创者。

    杨士奇之子杨稷为人傲横,曾经因施暴杀人。之后,各位御史相继弹劾杨稷,朝廷商议不予加法,但把罪状告知杨士奇,随后有人再次告发杨稷横虐的数十件事情,杨士奇不得已将他的儿子论斩,随后只能以老疾告辞。

    后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享年八十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不过杨士奇并非只有这一个儿子,他的子孙后人凭借其在朝中的影响力,一跃成为了吉安府大姓,族内子弟官运亨通,杨氏一族也因此大受裨益。

    这么看起来的话,徐文熺确实只是一个小角色了。

    杨天柱已经人到中年,他与略显轻浮的徐文熺不同,生性多疑而且多智,因此被推选为江南士绅之首。

    说起来,江西才子昔年也是辉煌一时,尤其是洪武永乐年间,曾有“国初馆阁莫盛于江西,故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之句”。

    然而盛极一时的辉煌之后,自然就会走向衰落。

    杨天柱作为名相杨士奇的后人,这辈子都想重现先祖荣光,可惜他并不是这块料子,因此倾心培养后辈,希冀着族中子弟里面能够再出现一位先祖那般的人物,然后带领杨氏在滴步入辉煌。

    当然,培养子弟传承家族,这些都是需要钱粮的。

    此外维系朝中关系,为族内子弟铺好锦绣前程,这更是需要花钱的。

    所以杨天柱不得不留在京师为此奔走,尽可能地为杨氏发展打好基础。

    然而当锦衣卫破门而入的时候,这位杨氏才子却愣在了原地,随后脸色逐渐变得苍白了起来。

    “杨天柱!”

    “经徐文熺招供,你才是策划霸州谋反案的主犯!”

    牟斌冷喝道:“跟我们走一趟吧!”

    刀兵加身,杨天柱终于慌了,再也不复平日里的从容气度。

    “不!”

    “不是我!”

    “是那徐文熺……”

    “有什么话,进诏狱里面慢慢说!”

    牟斌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将杨天柱直接带走。

    很快消息传开,顿时引起一片哗然。

    任谁都没有想到,不但弘治首辅徐溥之孙徐文熺参与此案,就连那杨士奇的四世孙杨天柱同样卷入其中!

    这二位可都是名士之后啊!

    但即便如此,却没有人胆敢上书为这二人求情,甚至那平日里交好来往的官员更是惶恐不安到了极点,唯恐被牵连其中。

    毕竟,这可是谋逆啊!

    谋逆大罪,诛九族、夷三族那都是常见的事情!

    没人不怕死,更没人想死!

    平日里那些什么交情,还有什么照拂提携之恩,在谋逆大罪面前,简直就是笑话!

    随着徐文熺和杨天柱入狱,锦衣卫的动作也变得愈发迅猛,接连出手又抓了十好几个江南士绅在京师里面的代表。

    一时间,朝野震动上下不安。

    杨廷和终于忍不住了,硬着头皮前去面圣。

    结果等他走进乾清宫后,却见狗贼中山侯正与皇帝陛下有说有笑地吃着膳食。

    “杨师来了?快坐!”

    “还没有用膳吧?一起吃点!”

    皇帝陛下开了金口,杨士奇也不好拒绝,索性就此坐下。

    三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汤昊开口打破了寂静。

    “杨首辅是为那徐文熺和杨天柱而来?”

    “不是!”杨廷和摇了摇头,“他们策划叛乱动摇国本,罪该万死,当杀!”

    “那杨首辅这是……”汤昊把话递了过去。

    杨廷和顺势提出了忧虑所在。

    “敲打已经足够了。”

    “二十几家江南士绅因此被抄家灭族,想来他们也会记得这个教训,所以臣请陛下不要再扩大此案了,毕竟江南是赋税重地,不可生乱啊!”

    这参与此案的二十几家江南士绅,杨廷和没有丝毫出手相救的意思,包括那徐文熺和杨天柱在内。

    策划叛乱,动摇国本,那就该杀,没什么好说的。

    但是问题在于,杨廷和是真的害怕,这对野心勃勃的君臣想要抓住机会对江南动手,那可就不只是一两个士绅缙绅那么简单了。

    朱厚照笑着点了点头,道:“杨师这是谋国之言,朕自当听取。”

    “不过是杀鸡儆猴,这二十四家江南士绅确实够了,就此打住吧!”

    听到这话,杨廷和总算是松了口气。

    “陛下,杨文贞和徐文靖于国朝而言,都是立下过功勋的,若是将他们……夷族,未免太让人寒心了。”

    紧接着杨廷和又提出了一个看似过分的要求,但这也是天下士绅的态度。

    杨廷和和徐溥毕竟是大明名相,而且两个人都没有什么政治污点,于大明又有突出政绩,如果因为子孙后人就被灭族,那确实会让天下士绅对朝廷寒心。

    汤昊摸着下巴思索了片刻,道:“让锦衣卫查查,两家各留一支血脉吧,如此也对得起这二位了!”

    “准!”

    (本章完)


  (https://www.24kxs.net/book/2226/2226866/1111087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