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金屋藏皎:惹上首辅甩不掉 > 第一百三十二章:出发襄阳

第一百三十二章:出发襄阳


“我明日就要去襄阳城了,陪我吃个饭给我送行还不行吗?”

不知道为什么,阮如玉似乎从李鹤鸣的话里听出了哀怨的味道。

“去就去呗,又不是不回来了。”

“你没有什么话想和我说吗?”

阮如玉思索了一会儿,然后郑重道:“你能把我带上吗?”

这样子的话她就不用在家里呗她祖父强迫着学什么女红刺绣,琴棋书画了。

李鹤鸣果断的摇了摇头:“不行。”

虽然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答案,但阮如玉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问了一下。

阮如玉:“……那我就没话说了。”

这次去襄阳城治水的总共是四人,一个是三皇子李朝闻,一个是五皇子李鹤鸣。

还有就是工部侍郎刘大人和梁昱这个工部主事,其中以三皇子李朝闻为主。

出发的那天,圣上亲自送行。

李朝闻和李鹤鸣一辆马车,工部侍郎刘大人和梁昱一辆马车。

在路上,李朝闻闭目休息,李鹤鸣也没有说话。

两人随是兄弟,平常交流却不多,这次圣上居然会让李鹤鸣参与治水一事,李朝闻还是有些奇怪的。

休息好了之后,李朝闻缓缓的睁开眼睛。

“五弟怎么也参与到政事上面来了,我记得你以前可是从来不参与的。”

李朝闻微抬着眼皮,试探性的问道。

“听母妃说,襄阳城是我生母的家乡。”李鹤鸣淡淡的回答道,眸子里涌现出几分伤感。

洪水之事刚刚穿到朝堂上那天,圣上询问有谁能够去治理水患,李朝闻主动请缨。

治水这件事情虽然又辛苦又艰难,但也是一个取得民心的一个好途径。

如今大臣们已经在催促着圣上立储了,三皇子和四皇子是最有可能的人选。

所以李朝闻才会主动请缨,一是为了取得民心,二是让圣上看看他比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李炎安更适合做储君。

可没有想到一向没有存在感的李鹤鸣居然主动站了出来也要去襄阳城治水。

圣上虽然震惊,但还是同意了,让他辅佐李朝闻行事。

见李朝闻还是用审视的眼神看着自己,李鹤鸣浅浅笑道。

“三哥,我初来乍到很多事情都没有经验,到时候到了襄阳城还请三哥咄咄照拂弟弟,我若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三哥多多担待。”

李朝闻满意了点了点头,因为李鹤鸣此言就是将自己放在了一个比他低的姿态之上。

“这是自然的,不管怎么说,我们总归是兄弟。”

“谢谢三哥。”

几句简单的话之后,二人又没了交流。

李鹤鸣知道,尽管自己已经示弱了,但是李朝闻还没有完全的对自己放下戒心。

毕竟他以往都是沉默寡言的,除了跟着阮老将军练武,就什么也不做,现在居然主动提出去襄阳城,确实会让人感到奇怪。

不过没关系,他会慢慢的打消他的戒心的。

比起自己,李朝闻更忌惮的是李炎安。

所以,就是李朝闻对他生疑,也不会对他做什么。

因为李朝闻打心里是看不上李鹤鸣的,认为以他的身份根本就不配和自己这个中宫嫡子争。

治水的队伍出发了十天之后,就传了消息回来,他们在洛阳城外遭受了不知名的刺客袭击。

李鹤鸣和李朝闻都平安无事,只是李鹤鸣因为就李朝闻收了点轻伤。

圣上大怒,命人彻查此事。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沈淮阳正坐在林皎月的院子里喝茶。

他本是要来找她下棋的,可是林皎月正忙着益善堂的事情,于是便让人给他拿了一些糕点泡了一壶茶。

见沈淮阳丝毫不担忧的表情,林皎月好奇的问道:“你说,这件事情会是谁做的?”

“反正不是我做的。”沈淮阳吃了一口点心,漫不经心道。

他最多也就是煽风点火而已。

这件事情只要想一想谁会是得利者,那么背后的谋划着也就浮出水面了。

“五皇子受了伤你不担心吗?”

“有什么担心的,你要是受了伤我才担心。”

林皎月:“……”

沈淮阳最近似乎很闲,每天得了空就到她这里来。

本来是想着让人加高一下院墙,后来一想又觉得没有必要。

她马上就要和沈淮阳成亲了,只怕院墙还没有修好,她已经先嫁到沈府去了。

那这钱不就是白花了吗,就算有钱拿也不能浪费呀。

“沈大人,您……”能不能别这么肉麻呀,也不知道这话从哪里学的。

然而林皎月的话还没有说完,沈淮阳就出言打断了她:“叫我的名字。”

林皎月深吸了一口气,道:“好的,沈淮阳,你这肉麻的话是从哪里学的,能别说了吗?”

叫沈淮阳的字林皎月觉得还是太亲密了,她叫不出口,于是便直呼沈淮阳。

而且她觉得沈淮阳挺好听的,和她的名字太挺搭配,一阳一月。

沈淮阳眉眼微垂,看上去似乎有些失落,有些不自信的问道:“你不喜欢吗?”

见他这样,林皎月也不好直说她不喜欢,于是便转移了话题。

“你是支持五皇子的吧?”

沈淮阳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整个朝堂都知道,我是圣上的人。”

“那也不妨碍你支持五皇子啊。”林皎月一边看着账本一边随意的说道。

五皇子虽然看起来是所有的皇子中最不可能继承皇位的人,但是这仅仅是看起来而已。

从见到他的第一面,林皎月就觉得他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终有一天他的野心会暴露在人前。

沈淮阳轻笑:“我们皎皎就是聪慧。”

对于这件事情沈淮阳从未想过隐瞒,就算林皎月没有自己看出来,他也会告诉她的。

既然他要娶她了,就任何的事情都不会瞒着她。

又过了几日,京都之中出现了许多流民。

这些人大多都是从小襄阳城逃难而。

在这之前,林家其他三家益善堂也已经建设完毕开始运转了,只是没有像第一家那样举办开业仪式。

自从流民进入京都开始,每家益善堂都在门口设了粥棚,但凡是从襄阳城逃难过来的都可以来领。


  (https://www.24kxs.net/book/1667/1667625/1111100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