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夫君来自末世 > 113. 府城 这还是黎青执第一次来府城。……

113. 府城 这还是黎青执第一次来府城。……


府试的流程跟县试相似。

今年的府试在四月下旬开始,黎青执和朱寻淼等人约好了三月底前往府城,之后他们会先去府衙报名,然后就在府城住下,复习功课顺便等待府试的到来。

出发前一天,金小叶抽出时间来给黎青执整理行李。

这段时间她陆陆续续让方锦娘给黎青执做了几件新衣服,黎青执已经不会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只有一件好衣服能穿了。

“阿青,要不要让小树陪你去”金小叶问。

她其实一直想去府城看看,但她现在实在走不开,吴白川和朱夫人要的货都等着她去做。

黎青执道“不用了,这次坐朱家的船去,到了府城也会住朱家的宅子,我一个人去就行。徐启飞不也是一个人去的”

“也行,就是又要麻烦朱老爷了。”金小叶道。

黎青执笑道“朱老爷巴不得。”

他这说的是真心话。

朱前作为商人,很热衷于投资读书人,也乐意结交读书人。

像他和徐启飞这样的,朱前巴不得能多结交几个。

金小叶想了想道“人家想得比我远多了。”她只想做好眼前的生意,朱前是想到了以后,才会努力结交读书人。

“你几岁他几岁你不用跟他比。”黎青执趁金小叶不注意,在金小叶的脸上亲了一口。

金小叶白了黎青执一眼,又轻咳一声“翠翠现在晚上不哭了,今天晚上让她跟大毛二毛住一个房间”

前段时间,常翠以及黎大毛黎二毛,一直住他们屋里。

最初那几天,常翠还每天晚上都哭。

白天的时候,这孩子上午跟着金猫儿,下午跟黎大毛黎二毛玩,已经不怎么哭了,但到了睡觉,却会因为想娘想奶奶想叔叔而抽噎。

不过这几天她已经不哭了,每天晚上都专心听黎青执讲故事当然,要是有人跟她提起她的家人,她少不得又要哭一场。

金小叶挺心疼这孩子的,黎大毛黎二毛又是她儿子,她不介意他们睡她屋里。

但因为这三个孩子,她跟黎青执这段时间都没机会亲近

黎青执握住金小叶的手,低声道“今天晚上他们睡着后,把他们抱去大毛二毛的房间吧。”

常翠现在整个人还处在惶恐中,她又对金小叶很依赖暂时还是别让她挪出去比较好。

但可以半夜抱出去么

小孩子睡着之后都跟小猪似的吵不醒,抱着他们换个床铺,他们保管什么都不知道。

他也想亲近金小叶。

这些天虽然每天都跟金小叶有肢体接触,但他都尝过肉了,不稀罕一点汤。

于是这天晚上,三个孩子悄无声息地,被转移了房间。

第二天一早,夫妻两个神清气爽地起来后,还去了黎大毛黎二毛的房间,叫他们起床。

常翠被金小叶抱去上厕所了,黎大毛黎二毛一脸茫然“爹,为什么我们在这里”

“是啊,我昨晚上明明不是睡在这里的。”

黎青执哄他们“昨晚上爹娘房间里出现了一只老鼠,我们就把你们抱来这边,在这边睡了。”

“哦。”黎二毛点点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黎大毛有点疑惑为什么不把老鼠赶走,要把他们抱走

不过他没来得及问,因为黎青执紧跟着就道“大毛二毛,爹今天要去府城考试,你们在家里要乖乖的知道吗”

黎大毛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知道了,爹,你早点回来啊。”

黎二毛也道“爹,我会想你的”

之前黎青执要去临湖县,黎大毛和黎二毛哭了一场,不过黎青执已经出去过一次,这是第二次,他们也就不哭了。

他们知道他们爹会回来。

“爹也会想你们的。”黎青执亲亲他们小脸蛋。

县城离府城并不远,他报好名之后,其实是可以回来的。

但他要集中精力复习,还要参加文会一来一回要耽搁两天,也就干脆不回来了。

对这年头的读书人来说,名气也是很重要的,一直默默无闻的人,突然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少不得被人质疑。

而且名气越大,越会被人高看一眼,考官也不敢因为私人原因给一个很差的名次。

县试放榜那天,黎青执已经在崇城县扬名,现在,他该去府城结交一些朋友,让自己的名气更大。

其实崇城县很多打算参加府试的人,都已经去了府城,他算是去的晚的了。

这天早上,黎青执特地买了一些包子回来当早餐。

陪着几个孩子吃过之后,他就上了朱家来接他的船。

徐启飞和朱寻淼已经在船上了,接了他之后,又去接了另一个同窗,然后,他们这船就往府城而去。

“黎兄,你见过苟县令的儿子吗”朱寻淼问黎青执。

“并未,”黎青执问朱寻淼“你见过”

不应该啊,这几天朱寻淼一直跟他一起,早出晚归地在李秀才那里读书。

黎青执知道苟县令的夫人已经带着苟县令的子女来了崇城县,但因为他太忙,一直没有去拜访。

苟县令之前说过要请他和金小叶吃饭,考虑到他要准备县试,也将之挪到了府试之后。

对这时候的读书人来说,科举绝对是大事,尤其是他这样头一次去考试的。

“没见过,不过听说了一些,据说这位小少爷脾气不太好,苟县令都管不了他。”朱寻淼想到自己父亲说的事情,一脸唏嘘。

朱寻淼没有多说,不过黎青执想了想苟县令那个儿子的年纪

恩,十三岁,叛逆期

他们很早就出发了,但因为船的行进速度并不快,一直到下午才来到府城。

这还是黎青执第一次来府城。

府城跟崇城县不太一样,崇城县的街道很狭小,但府城有很多宽敞的大路。

此外,在崇城县到处都是石拱桥,马车在县城根本就走不通,县城里也没有马车,但府城不一样,在这里,很多地方马车是能通行的。

不过黎青执并没有见到马车就是了,府城的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依然是船。

“我们早些去府衙报名吧。”朱寻淼道。

明天是报名的最后一天,他们已经来得有点晚了。

“好。”黎青执道。

几人来到府衙的礼房报名,整个流程跟县试报名差不多。

那礼房的小吏还好奇地看了黎青执一眼“你就是那个过目不忘的黎青执”

“对,他就是”朱寻淼立刻道。

“听说你的学问比彭景良还好”那小吏问。

“这是谁说的”黎青执有点惊讶,彭景良是秀才,他可不敢说自己的学问比彭景良好。

“外面都那么传。”这小吏道。

黎青执“”他还想着要来府城扬名,现在看来,他的名声早就已经传来府城了。

黎青执和朱寻淼他们报名还是很顺利的。

在北方,一些地方会严查冒籍的考生,但在南方不会。

要知道禾兴府文风鼎盛,在这里考秀才比在北方考难上不知道几倍要冒籍考试,也不会有人来禾兴府。

报名之后,朱寻淼就带着黎青执和徐启飞,到了朱家位于府城的宅子。

朱前的大本营在崇城县,但他在府城也置办了一些产业,这边有一个朱家的铺子,还有一个宅子。

这宅子比朱家在崇城县的宅子要小一些,但也算不错了,至少他们几个人可以住得很宽敞,每个人还都有朝南大房间住。

当天晚上,朱寻淼请客,他们去附近的酒楼吃饭。

“我爹说这家酒楼的饭菜特别好吃”朱寻淼一边说,一边带着黎青执他们进了酒楼。

府城本就热闹,这会儿临近府试,更是有不少读书人在府城聚集,连带着酒楼的生意都好了很多,今天,这酒楼里就聚集了不少读书人。

此刻,几个读书人正热火朝天地聊最近的几出新戏“之前张知府惩治孙举人的戏,我就觉得很好看,现在那几出跟崇城县县令有关的戏,我也觉得不错。”

“是不错没想到我们禾兴府,竟然出了这么一个一心为民的县令”

“我去过崇城县,那边确实被治理得不错。”

“其实在戏文之前是先有书的,你们看过书吗”

黎青执没想到他写的故事改编的戏文,竟然已经在府城引起关注。

朱寻淼听他们聊起那些戏,跃跃欲试“我们明天去听戏”

黎青执道“快要府试了,你还要去听戏”他是赞成劳逸结合的,但朱寻淼吧他其实一直都是个很会给自己找乐子的人,已经把“劳逸”结合得很好了。

此外,朱寻淼还是个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人,他去听戏之后,兴许要把所有的戏都听了才觉得过瘾,然后久久都不能静下心读书。

朱寻淼“”也是啊

旁边的一个书生听到了黎青执的话,立刻赞同“对,府试将近,就不该去听什么戏”

这人说完,还语重心长地劝那些聊天的人“诸位,科举是再重要不过的事情,你们莫要因为一时享乐,就耽搁了科举”

黎青执闻言,立刻就拉着朱寻淼走了,免得被人误认为跟这人是一伙的。

这样爱说教的人,没人会喜欢。

他让朱寻淼不要去听戏,是因为他跟朱寻淼熟,这人去指点一群陌生人,这算什么

他们在角落里找到座位,品尝了府城的特色菜。

这些菜的味道都很好,至少比黎青执的手艺好了不少。

吃饭的时候,朱寻淼问了黎青执明天的打算。

黎青执道“我要去拜访张知府。”

常瞻到县城已经十来天了。

这段时间,常瞻曾经托人送来一个包裹,给黎青执报平安,但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其他联系。

黎青执打算去看看他。

朱寻淼闻言,羡慕地看着黎青执,黎青执不止跟苟县令关系好,还连张知府都认识

徐启文和另一个同窗就更不用说了,朱寻淼好歹受到苟县令的看重,他们呢都没跟苟县令说过几句话

这人和人的差距,真的挺大的。

黎青执其实是他们中出身最差的那个,但人家现在名气那么大,还认识知府

不过想到黎青执那过目不忘的本事,他们又觉得正常了。

这世上像黎青执这样聪明的,才几个

第二天一大早,黎青执就去了张知府的住处拜访。

常瞻到来的这十天,张知府到处联络人,做了很多准备,同时,也查出来更多的事情。

这一切,让他难以安眠,他已经打定主意要把事情闹大,甚至已经做好跟晋王死磕,甚至因为这次的事情丢掉乌纱帽的准备。

昨晚上又没睡好,张知府早上起来的时候,有些没精神。

门房的妻子每天早上都会烧一锅热水,张知府往茶壶里抓进去一大把红茶叶,然后去厨房拿水泡茶。

他到厨房的时候,常瞻正在做面条。

“你是客人,怎么天天来厨房”张知府道。

“大人,我爹是厨子,我哥是厨子,我也是厨子,我们全家都是做饭的。”常瞻道。

常家的菜谱只传长子,常家的酒楼也只有一个,将来都是他哥的。

因此,常瞻小时候没有学做菜他爹送他去了学堂,想让他考科举当个读书人。

但他在读书上没有什么天分,反倒是做菜他从小嘴巴就叼,很多菜一尝就知道要怎么做。

他爹见到这情况,就想研究一些新菜教给他,将来让他自立门户。

这些新菜里,他爹琢磨的最多的就是卤味。

若是有一个好的卤料配方,卤了鸡鸭卖生意绝不会差,还省心省事。

他爹和他哥当时就打算好了,要给他一些钱,让他开一个卖卤味的铺子。

他们甚至已经把卤料方子给琢磨了出来,那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卤味。

可谁能想到,一眨眼,他爹他哥就都出事了呢

他们出事后,他娘和他嫂子要做针线补贴家用,再加上她们两人以前从不下厨,都不会做菜做饭就成了他的活儿。

他当时做不了别的,只能在家一边照顾翠翠,一边琢磨怎么把家常菜做好吃。

因为想找个酒楼后厨的活儿,或者开个卖吃食的小铺子,他还苦练过刀工。

常瞻现在的手艺挺好的,不输于一些酒楼的大厨。

今天,他就一大早起来做面条。

南方人不怎么吃面食,禾兴府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做面条,但常瞻会做,还做了美味的浇头。

张知府喝完茶,一碗咸菜鱼片面就被端了上来,那鱼片是用黑鱼片的,看起来跟纸一样薄。

这孩子真的太能干了,就是命太苦张知府有点感叹,也就是这个时候,门房从外面进来,告诉张知府有个叫黎青执的年轻人求见,苟县令还托他带了些东西过来。

“让他进来吧。”张知府道,说完看了常瞻一眼。

常瞻面露期待,应该是认识黎青执的,张知府也就没有让常瞻避开。

张知府住的地方挺小,还没有朱前的那个宅子大,待客的堂屋和吃饭的地方是一起,黎青执叶也就直接被带到了正在吃饭的张知府面前。

他还看到了站在张知府身边的常瞻。

十天不见,常瞻的气色好了不少,明显在张知府这里过得不错。

由此可见,张知府是值得信任的。

黎青执上前行礼,然后拿出两份礼物来。

苟县令其实没让他送礼,这两份礼物都是他自己准备的。

他也没准备多么珍贵的礼物他从金小叶的铺子里拿了两双新鞋,又拿了几件适合夏天穿的衣服,再加上昨天在府城买的糕饼点心,就这么凑了两份礼。

张知府看了看这东西,觉得价格不贵,也就留下了。

寒暄了几句,黎青执对常瞻道“小张,你侄女儿现在已经不整日抽噎了。”

“好,太好了”常瞻眼眶微红。

张知府问黎青执“小张的侄女儿在你那里”

“对,我家正好有两个和他侄女差不多年纪的孩子,他就将侄女儿交给了我照料。”黎青执道,又跟常瞻说了点常翠的情况。

他让常瞻不要把他之前经历的事情告诉张知府,是怕张知府不管临湖县的事情,也是怕这消息传出后被人报复。

是他给张知府写信,张知府才会去调查临湖县,可以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一手推动的。

晋王的人若是知道这件事,金小叶他们会遇到危险,他的未来也注定坎坷。

不过他单纯跟常瞻认识,这问题不大,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真要出了事,张知府应该会吸引晋王所有的仇恨。

他欠张知府一个人情。,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https://www.24kxs.net/book/1655/1655754/1111101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