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夫君来自末世 > 129. 印书 黎青执怎么这么厉害?他真的是人……

129. 印书 黎青执怎么这么厉害?他真的是人……


吃晚饭的时候,黎青执陪着黎大毛黎二毛说了一会儿话。

他喜欢跟两个孩子说话。

心情不好的时候跟人聊聊天,尤其是跟金小叶或者两个孩子聊聊天,他的心情立刻就好了。

今天下午黎青执一直在写书,不过黎大毛黎二毛已经习惯黎青执要写东西或者读书,没时间陪他们了,一点不介意,只叽叽喳喳跟黎青执说他们今天遇到的事情,还有干的事情。

临湖县那边出了大事儿,但崇城县的百姓的日子还是照过,这些孩子更是什么都不知道。

吃好饭时间还早,黎青执就搬了个凳子坐在院子里,给三个孩子讲故事。

他上辈子看了很多书,知道的故事那可就太多了,再加上他还可以自己编故事怎么讲都讲不完。

正讲着,后门被敲响,黎青执过去打开门,就看到了常端和常瞻。

“黎先生,我们来了。”常瞻开口,目光往院子里看。

常端的目光也往院子里看去,整个人瞧着有些紧张。

黎青执知道他们在找常翠“进来吧。”

他让开位置让两兄弟进去,然后就见原本搬了个小板凳坐着听他讲故事的常翠突然冲过来“叔叔”

常翠抱住常瞻的一条腿,嚎啕大哭“叔叔”

常翠这段时间在金叶绣坊过得不错。

上午她跟女工们待在一起,至于下午,黎大毛黎二毛赵小豆会陪她玩儿。

但她还是很想常瞻,非常非常想,为此,还时不时哭一场。

“翠翠”常端一把抱起常翠,眼眶红了。

常翠是他看着长大的,他还是第一次离开常翠这么久他也很想常翠。

常端站在一边,无措地看着自己的两个亲人。

这时,黎青执注意到外面停着两艘大船,船上还挤满了人。

“这是那些劳工”黎青执问常端,他听常端说过,采石场的一些劳工要跟着他们的事情。

对此,黎青执求之不得。

外面请的工人他是不敢相信的,但这些劳工绝对值得信任。

不过他家住不下这么多人。

黎青执看向常端“我在城外有个铺子兼宅子,你们可以住那边,是现在过去,还是等等”

常端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开口“现在过去。”

其实来的路上,常端就跟常瞻说了,他暂时不跟翠翠相认。

他去京城说不定会有危险,要是相认之后他出了事翠翠多难受

而且他这段时间会很忙,顾不上翠翠。

黎青执也看出常端不打算跟女儿相认了,他跟金小叶说了一声,就上了船,带着这两船人前往新码头那边。

这些人可以住在朱前的宅子里帮忙印书,挺好的。

路上,黎青执除了指路,就是跟常端说话,询问临湖县的情况。

张知府已经把需要审讯的人都审了,那些被娄家侵占的田地,能还的他也都还了。

至于娄家剩下的田地张知府将之抄没,然后低价租给临湖县没地的百姓,租金等收了粮食再给就行。

张知府知道接下来自己讨不到好,但娄家在临湖县已经声名扫地,晋王只要不蠢,就不可能把那些田地再要回去。

那可能会激起民愤。

常端说着说着,提到了娄家的情况“娄家的女眷和没犯过事的孩子,张知府已经把他们放了,他们正准备进京告状。”

如今,娄家人在临湖县可是人人喊打,他们真要继续在这里待下去到时候可不止被人扔臭鸡蛋那么简单,说不定还会有以前被他们欺压过的百姓,突然冒出来捅他们刀子。

他们肯定会离开,进京告状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的靠山晋王就在京城。

黎青执道“我们一定要快点”

京城的人不知道临湖县的具体情况,要是到时候舆论不对,张知府就倒霉了。

两艘船很快就停在新码头附近。

黎青执之前来过,朱前今天又跟他讲过位置还给了他钥匙他带着这些人,找到了朱前送他的房子。

幸好最近天黑得晚,这时候还有光亮,不然那些劳工长期营养不良,在天黑以后,大多看不清东西。

众人挑着各种东西进了屋子,其中光是放在小木格里的铅字就有很多,一趟都搬不完。

进去之后,黎青执发现朱前送他的房子挺大的,格局跟金叶绣坊相似。

这房子前面可以拿来当铺子,后面可以住人,房间比金叶绣坊还要多一点,甚至连灶台都砌好了,就是里面没有锅。

黎青执想去自己家拿两口锅过来,但常端拒绝了“我们路上吃过东西了,明天再吃就行,不着急。”

跟来的那些劳工纷纷赞同。

他们离开临湖县的时候准备了一些吃食,已经吃过了。

除常端外,在场还有三十三个劳工,其中二十一个,黎青执都认识。

他离开采石场也就一年而已。

黎青执叫出了他们的名字。

这些劳工吃惊极了“你是谁”

“我是小黎。”黎青执笑了笑,开始跟这些人叙旧,同时也把他给张知府写信的事情说了。

他要快些收服这些人。

原主在采石场的时候本就不讨人厌,黎青执这一年又做了很多事情要不是他,张知府不会去调查采石场,这些劳工也不可能获救。

这些劳工都很感激黎青执。

“小周,当初我没力气,差点被石头压到,幸亏有你”黎青执把记忆里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地讲出来,更是让这些劳工无比感动。

黎青执知道,没有意外的话,他们不会背叛他。

这就很好。

黎青执有很多事情要做,他没有在这里久待,走路回了崇城县。

这个晚上,等金小叶睡着以后,黎青执又写了很久。

常瞻没去新码头那边,带着常翠住在金叶绣坊的客房里。

因为心绪起伏太大,他一直睡不着,半夜起来的时候,就见黎青执书房的灯还亮着。

黎青执真的很努力,他也要全力以赴才行。

第二天,常端带着人摇了一艘船到县城,购买了一大批粮食,接了常瞻,然后就回到新码头那边,带着那些劳工开始印书。

印书不简单,但也没那么麻烦常端和常瞻选出铅字,排好版面,那些劳工就可以开始印了

这次去京城,常端打算带着采石场那些劳工的头领一起去。

这人也是识字的,能帮上他。

他甚至已经打算好了,这些书籍的装订,他们两个在路上完成,反正也不用装订地多好。

这样的话,他们这几天还能多印一些书出来

黎青执和常瞻常端都忙得晕头转向,而这时,张知府在控制住采石场之后写的那奏折,终于被送到京城。

禾兴府的紧急公文,要是用八百里加急,四天就能到京城。

不过一般情况是不能用这个的,张知府也不急着让京城的人知道他干的事情他的奏折,在他送出的第八天到达京城。

皇帝身体不好眼睛也不好,已经不怎么看奏折了,所有的奏折,都是吕庆喜先看过,然后再挑出那些要紧的,送去给圣上看。

吕庆喜没少在皇帝面前进谗言,就是他一番哭闹告状,皇帝才会下旨贬了张知府官,把张知府送去禾兴府。

不过他从不瞒着皇帝任何事情。

他很清楚,自己的权势全都来自皇帝,他万万不能伤了皇帝对他的情分,因此只要是该给皇帝看的奏折,他都会念给皇帝听,从不擅作主张。

也是因为这样,皇帝才会这么信任他,甚至因为他不喜欢某些官员,就把那些官员送到京城外面去。

得知张知府送了奏折来,吕庆喜冷哼了一声,阴阳怪气的“这家伙该不会又想让陛下免税吧禾兴府那么富裕的地方都要免税,其他地方怎么办”

一边说,吕庆喜一边打开了张知府送来的奏折。

这一看吕庆喜差点从自己的座位上蹦起来。

“我的陛下啊”吕庆喜喜出望外,带着这奏折就往皇帝住的地方跑。

他是故意把张知府送去禾兴府的,想让张知府给晋王找点麻烦。

但他其实没抱太大希望,甚至已经放弃这个念头了。

他都想着,等张知府任满,就把张知府送去一个穷地方当知府。

至于哪个穷地方他老家就挺好。

这人还是有点才干的,就让这人去他老家,帮他老家的人把日子过好吧

想到自己老家,吕庆喜叹了一口气。

他老家是真的穷,穷也就算了,时不时还会发大水。

他八岁的时候,家乡就发了大水,他们家颗粒无收他爹娘活不下去,只能卖了他他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他弟弟只有四岁,压根没人买。

他爹娘是想让他去富贵人家当小厮的,觉得他能吃饱饭挺好,谁能想到他被卖来卖去,最后进了宫。

等他有了点权势,就想回去找家人,还想过继个弟弟的儿子,可惜没找到。

吕庆喜如今已经四十多岁,早就放弃找弟弟的想法了,但对家乡,多少有那么点感情。

也因此,五年前他家乡发大水,他在皇帝面前哭了好几场,让皇帝送了不少赈灾银两过去,可惜那些银子,被晋王的人贪了不少,他还没证据

吕庆喜收回飘散的想法,心情又好了起来。

张知府给了他一个大惊喜他竟然找到了晋王在禾兴府大肆敛财残害百姓的证据

大齐开国之初,当时的皇帝可是下过令,不许挖掘笠湖石的,晋王不仅挖了,竟然还到处掳掠百姓去挖,害死了一千多人

等吕庆喜来到皇帝寝宫,脸上的喜色已经收敛干净,只剩下悲戚,然后用尖利的嗓子喊起来“陛下,晋王太过分了啊”

皇帝身体不好,就不爱出去走动,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寝宫里。

吕庆喜嚎叫的时候他正听人念故事,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

随即,他无奈地看向门口“老吕,又怎么了”

皇帝跟吕庆喜从小就认识,相伴了近三十年,吕庆喜虽然只是个太监,但对他来说是不一样的。

跟他亲近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陛下,晋王在禾兴府,做了令人发指的事情”吕庆喜把张知府的奏折递给皇帝,跟皇帝说起来。

皇帝眼睛不好,但并不是完全看不见。

他看了看奏折,就知道这确实是张知府写的,再听吕庆喜这么一说,他也有点不高兴,更同情那些被害的百姓。

吕庆喜注意到了皇帝的情绪。

他家陛下没别的毛病,就是心太软。

要不是陛下心软,晋王和那个害了陛下的女人生的儿子,也不会一直过得好好的。

“陛下,那些百姓也太惨了,老奴穷苦出身,最见不得百姓受苦。”吕庆喜不停地给晋王上眼药,还呜呜咽咽地假哭。

“晋王确实过了,该受点惩罚,”皇帝道,又无奈地看向吕庆喜,“你也别哭了。”他一眼就看出来吕庆喜是假哭了,那声音听得他头疼。

吕庆喜不哭了,问皇帝要如何处置晋王。

皇帝道“会这样,应该也是他手下人没把事情办好让他闭门思过,再罚点银子吧。”

吕庆喜心里不满,觉得这惩罚太轻。

但他也知道,皇帝打算让晋王继位,因而总是对晋王手下留情。

不过这事儿他操作好了,总是能让晋王威望大失的

他是真的不想让晋王继位,最好是能从宗室选个小孩子,这样他将来就还是威风凛凛的九千岁。

皇帝确实对晋王手下留情了。

他这人重感情,重的自然不止吕庆喜,还有他后宫的妃子以及两个女儿。

他的皇后已经没了,但还有几个跟了他很多年的妃子,尤其是贵妃贵妃是从小伺候他的宫女,比他大两岁,如今已经不年轻了。

他想封她做皇后,可惜朝中大臣一直以她没有生育过为理由阻止他封后

要是他的死的时候,他的贵妃依然没有当上皇后,那接下来的皇帝,会不会亏待她

皇帝叹了口气,打算去贵妃那边看看。

吕庆喜从皇帝这边出来,也马上给贵妃递了个消息过去。

贵妃跟他是一伙的,也不喜欢晋王

至于贵妃为什么不喜欢晋王陛下刚登基的时候,老晋王总揽朝政,他们可没少吃亏

京城的事情,黎青执一无所知。

他每天不停地写书,写了就让常瞻给常端送过去。

常瞻和常端都惊呆了。

黎青执写书,写得也太快了

他们这边一共有三个人负责排版,都排不过来

他们又不敢找别人帮忙

“黎青执身体还好吗”常端问常瞻。

黎青执每天都写那么多字,他吃得消吗他觉得让他照着抄,一天也抄不下这么多字。

“他看着没什么问题,就是像是又瘦了一些。”常瞻道,黎青执每天都吃很多,但大概是消耗太大,没见胖反而像是瘦了。

“唉可惜我们这边排不过来,他写的东西,后面的故事只能我去京城的路上抄录几遍,到了京城再看看有没有人能帮忙印刷了。”常端道。

常端和常瞻面临的问题,黎青执很快就知道了。

他想了想,跟金小叶说了一声,白天改为去新码头那边写书。

写书之余,他还帮着排版。

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总能很快找出要用的铅字,还从不出错他一个人的排版速度,比其他三个人加起来都要快。

常端和常瞻“”黎青执怎么这么厉害他真的是人吗,,


  (https://www.24kxs.net/book/1655/1655754/111110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