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夫君来自末世 > 203. 范维言 (两更合一)眼看着李家被满门……

203. 范维言 (两更合一)眼看着李家被满门……


黎青执坚持付了钱,这才带着家里人回到朱家的宅子。

而等他们回家之后,前来道喜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人将这次乡试的中举名单誊抄下来,送给黎青执。

黎青执看了看,发现这次乡试的第二名是个三十多岁的秀才,他因为守孝错过了三年前的乡试,这次也算是厚积薄发。

第三名则是杜永宁,他名次这么好,跟他姓杜多少有点关系。

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公平。

而跟黎青执关系不错,在禾兴府颇有才名的彭景良,这次乡试排六十五。

这个名次不算好,但也不算差,彭景良年纪轻又是第一次参加乡试,能考上就已经非常好。

要知道他的老师,也就是崇文书院的周山长,都只是个举人。

来拜访的人,黎青执并不是全都见的,那些之前跟他完全不认识,现在突然来访的人,除非身份不一般,不然他都不见。

毕竟这个世界上,奇葩还挺多的,之前就有个连秀才都没考上的人,突然来到他面前,说他的文章写得不好,然后自顾自开始“指点”他。

黎青执并不喜欢自己那些为了科举专门写的文章,但也不喜欢被莫名其妙的人批评,尤其是这人“指点”他的话,堪称漏洞百出。

除此之外,还有非要拜他为师的,直接跟他要钱的,想把女儿给他当妾的这世上,真的是怎么样的人都有。

有些人黎青执不见,但那些跟他认识的人过来拜访,他却都是见的。

他记性好,但凡是见过的人,他都能记住,也就能叫出每个来访者的名字,他还记得这些人以前跟他说过的话,也就跟这些人聊得很好

这让那些来拜访的人觉得黎青执非常重视他们。

黎青执心情也挺好的。

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两年多,他不像一开始那样见个人就激动,但他依然喜欢跟人交流,喜欢这样的热闹场面。

现在一波接一波的人来找他聊天,这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聊天欲。

不过这些人送的贵重礼物,他一概不收,一些人非要送,他就让他们留下一份笔墨,说他会好好珍藏。

如今,官场上送礼成风,他将来应该也会给人送礼,但能不收的礼,他都不打算收。

黎青执在晚饭前送走了所有来拜访的人“诸位,我是借住在这屋子里的,身边也没几个下人,怕是不能招待大家了。”

黎青执就住了朱家这宅子的一个偏院,来拜访的人知道他说的是真话,告辞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丝毫不满。

等人都走了,黎青执前往这宅子吃饭的地方,然后就见两张八仙桌上放满了菜肴常瞻和金小树都来了,一起来的还有钱长生。

一个多月不见,钱长生又黑了点,但胡子只长出短短的胡茬。

此外钱长生胡子不多,所以加起来没几根。

黎青执觉得钱长生还是别留胡子比较好。

“我以后就是举人老爷的爹了,我还能去京城”黎老根正跟钱长生他们说话,看到黎青执进来,他立刻就站起身给黎青执搬开凳子,让黎青执入座。

黎青执笑了笑坐下,然后就听到黎老根又说起来“今天在那个酒楼里,得知阿青是解元之后,就有一大群人围过来,抢着给阿青结账,他们还叫我黎老爷,对我恭恭敬敬”

前面是事实,后面就是他编的了。

他一直躲在金小叶身后,都没人注意到他。

常瞻他们是中午到的,用一下午的时间给黎青执做了一桌丰盛的午餐。

黎青执吃得挺满意的,又跟常瞻他们聊起来

金小叶带着几个孩子还有年纪不大的章早在另一桌吃饭,看到这一幕不免感叹黎青执真能说

考上解元对黎青执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对其他人来说也是。

乡试的成绩出来之后,立刻就有人摇船,将上榜的举人名单送去江安省各个地方。

今天下午,崇城县。

一艘船停靠在新码头边,随即就有人从船上下来“恭喜崇城县黎子霄乡试得中解元”

“恭喜崇城县黎子霄乡试得中解元”

呼喊声一遍遍响起,很快,就有许多人知道了这件事。

朱前得知此事,喜出望外“我就知道,黎先生一定能得解元”

朱夫人也道“我马上就去准备礼物”

两人立刻忙起来。

县衙里,汪县令知道这个消息,也很高兴“好太好了”

他们崇城县能出一个解元,他这个县令面上有光

至于金叶绣坊

“黎先生真厉害”

“我就知道,黎先生一定能考上举人”

“我之前就说了,黎先生一定能得头名。”

“我们绣坊一定会越开越好”

绝味斋那边,一群劳工更加激动“太好了黎先生这么聪明,他将来肯定能当大官,然后就能找晋王报仇了”

“现在的日子真好,是我以前不敢想的。”

“以后,我们就都是为举人老爷办事的人了走出去别人都会高看我们一眼”

至于崇城小学的学生和老师,他们也在为这件事欢呼。

“黎先生考上举人了,我们是举人办的学校的学生”

“我跟黎先生一起吃过饭”

“我们学的课本,是黎先生写出来的”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

庙前村的人得知这件事,同样高兴。

“我们庙前村有了一个举人,举人”

“别人村子只有秀才,我们村有举人”

“黎家真的是祖坟冒青烟了”

庙前村姓黎的人家不多,这些人以前对黎老根还都不太好,以至于黎青执发达之后,他们并没有沾上什么光。

现在这些人后悔万分。

金小叶带着两个孩子和黎老根艰难生活的时候,他们怎么就没有帮一把

不过看到黎老二这个黎老根的亲兄弟都没沾上光,他们心里也就舒服了。

黎青执越来越有本事之后,黎老二一家就想跟黎老根黎青执修复关系。

但黎青执待他们跟待村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至于黎老根黎老根喜欢在他们面前炫耀,却不给他们一点好处。

现在黎青执成了举人,他们却依然只能苦哈哈地种地。

甚至没有人会因为他们姓黎就对他们另眼相待,毕竟大家都知道,黎青执跟他们不亲近。

跟黎家人一样难受的,还有金大伯一家。

他们一家也没有沾上什么光。

金柳树现在靠着从绝味斋进货,再去码头那边摆摊挣钱,但他去绝味斋进货的价格跟其他人是一样的。

就算他不是金小叶的堂哥,一样能去进货。

在金大伯家,得了点好处的,也就只有金桑树夫妇。

金桑树进了金小树的船行,他的妻子又成了崇城小学的厨娘。

但金桑树跟自己的兄弟关系不好而且他们夫妇也是凭手艺挣钱,并不能帮衬家里。

金大伯母难受极了“金小叶他们肯定早就知道黎青执的本事了,然后就故意跟我们分家。”

“娘,这话你都说了八百遍了。”金柳树道。

“黎青执考上了举人,咱家的地要是能放在他名下,都不用交税,但他肯定不乐意。”金大伯母嘟哝。

金柳树道“谁让你以前对金小叶他们不好。”

“我哪里对他们不好了”金大伯母怒了。

金家又吵起来。

金奶奶看到这情况,少不得懊恼。

她一直以为等分了家,没有她这个有经验的老人帮着节省开支,两个儿子的日子都会过得没有以前好,结果

金大江一家越过越好,她大儿子金大海一家,也天天吃香喝辣。

老太太心里憋屈。

金茉莉看到这情况,心里也憋屈。

她原本是有机会成为举人娘子的,将来说不定还能当状元娘子

这么好的机会,被她丢了

要是她重生后像上辈子一样嫁给黎青执,帮黎青执避开被抓走的事情,现在说不定已经当上了官太太。

可如今她只能在地里刨食。

府城。

苟同知也已经得知黎青执考上解元的消息。

意识到自己夫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对自己捅刀子之后,苟同知回家的日子就多了。

主要也是最近他不忙。

这会儿,他就在吃饭的时候,将黎青执夸了又夸,又道“江安省的解元,基本上都是能考上进士的,黎青执前途无量”

苟夫人听丈夫这么说,心里那叫一个难受。

黎青执考上进士之后,就也能当官了,她曾经看不起的金小叶会成为官太太

凭什么啊

等等,就算黎青执考上了进士,他想升官也没那么容易,自己丈夫却已经是同知了

以后金小叶见了她,还是要行礼的

这么一想,苟夫人又高兴起来。

省城这边,张巡抚也在为黎青执高兴。

他早已将黎青执看成自家晚辈,现在自家晚辈有出息,这是天大的好事。

他想了想,找出纸笔给自己在京城的好友写信,拜托他们将来照顾着一点黎青执,又让李管家帮着收拾出一些东西来,打算送给黎青执。

另一边,一直在“生病”的钱富贵让下人准备了酒,喝了个酩酊大醉。

喝醉之后,他就开始哭“妹啊,你儿子出息了,比你男人出息多了”

“妹啊,我有孩子了”

“妹啊,你怪不怪我”

钱富贵跟李兆是同窗。

他自己学问一般,李兆却是个天资聪颖还愿意读书的,所以他刻意撮合了自己妹妹跟李兆,就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有个当官的妹夫。

结果他妹妹没了。

午夜梦回,钱富贵时常觉得愧疚。

今天,他高兴之余,也难免心中酸涩。

这个晚上,有无数人聊起黎青执。

大部分人都对他心服口服,当然也有人说酸话,不过这些人也就背后说说,真要当着黎青执的面,他们什么都不敢做。

乡试的第二天,有个宴请新晋举人的鹿鸣宴。

鹿鸣宴由本地官员举办,会邀请新晋举人以及乡试考官参加。

这天,所有刚刚中举的举人,都会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前去参加鹿鸣宴。

这是他们在官场上的第一次亮相,至关重要。

黎青执早早过去,就见那些新晋举人聚在一起,正交换得到的消息,聊那些参加鹿鸣宴的官员的喜好。

杜永宁见到黎青执,就将那些官员的情况,详细地跟黎青执说了说。

“多谢杜兄。”黎青执道谢。

其实杜永宁说的这些,张巡抚都跟他说过,但他依然很感激杜永宁。

要知道有些人,就算知道那些官员的情况,也不会跟人说。

甚至还有人故意跟人说假话,想让其他举人得罪那些官员。

这次中举的一百个举人,黎青执基本上都认识,他笑着跟人打招呼聊天,若有人向他询问官员的情况,能说的他都会说。

而他们在聊着那些官员的时候,那些官员也在聊着他们。

他们聊得最多的,当然就是黎青执。

“也不知道那黎子霄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平大人道,“他的卷子,太完美了”

他觉得黎青执的答卷,可以当做传家宝被收藏起来。

卷子上的文章做得极好,那一笔字也让人惊叹。

乡试之时,平大人是见过黎青执的,但并没有跟黎青执聊过,也就不清楚黎青执的情况。

至于其他官员他们中很多人,之前都没有见过黎青执。

他们对黎青执很好奇,而等他们进入举办鹿鸣宴的地方,就见一群举人众星捧月一般,围着黎青执。

黎青执才华横溢,他们一直以为这样的年轻人会有点傲气,也觉得其他举人对黎青执,会有一些不满。

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结果黎青执一点不傲气,其他举人还都对黎青执很热情

读书人从举人开始,正式进入官僚阶级。

这些考上举人的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辈子都考不上进士,但里面,说不定也会有人平步青云。

来参加鹿鸣宴的官员都是聪明人,他们不会去平白无故得罪人,对待在场的举人的态度也就非常好。

黎青执可以感觉到,这些官员里,有些是不喜欢自己的,但他们没有表现出来,他也就当做不知道。

黎青执笑着跟那些官员说话,不管人家问什么都对答如流,又适时地让其他举人可以在这些官员面前展现自己

平大人看到这一幕,对黎青执敬佩万分。

这人不仅学问好,还特别会做人。

他要是有黎青执这样的本事,也不会这么大年纪了,还在翰林院待着。

这样的人,只要没有站错队,必然前途光明。

可现在的朝堂,当真是乌烟瘴气一团乱

也不知道最后掌权的人会是谁。

晋王若是登基,吕庆喜和燕郡王都不会有好下场,燕郡王要是登基,也肯定会收拾另外两方。

当然了,吕庆喜扶持的宫里的那个小孩儿登基的话,他也不会对晋王和燕郡王手下留情。

平大人跟黎青执聊得很好,他暗暗提点黎青执“子霄,你还年轻,可以晚几年再进京赶考。”

就朝中现在的情况黎青执进京赶考,可能会不小心卷入到争斗中去。

要是黎青执折在里面,那就太可惜了。

平大人说得很隐晦,但黎青执明白平大人的意思。

京城的情况,他也是了解的,然而就是因为了解这情况,他才会急着进京赶考。

不管是晋王还是燕郡王,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为了一己私欲,他们完全不把百姓当回事

黎青执觉得,这两人里不管哪个,都不能登基

吕庆喜当然也有问题,他其实也不怎么把老百姓当回事。

但宫里的小孩儿年纪还小,是可以培养的。

总之,相比于晋王和燕郡王,他更希望宫里那个小孩儿能登基。

黎青执对着平大人作揖“平大人,多谢提点。只是我有苦衷,等过些日子,就会进京。”

黎青执很诚挚地说了自己的情况。

平大人有些可惜,但最终还是给予了祝福。

鹿鸣宴之后,省城又有大大小小无数宴会开办,黎青执一下子收到了几十张帖子。

不过他都没有去。

他写字快,就给那些认识的,邀请他的人都写了一封信,说自己想早些进京赶考,急着回崇城县处理家事,因而没办法赴约。

写完信,黎青执就带着金小叶他们离开了省城。

“阿青,你不是很喜欢参加宴会为什么不去”回去的路上,金小叶好奇地问黎青执。

黎青执一直都很喜欢人多的地方。

黎青执一边看着黎大毛黎二毛他们喂鸡,一边转头看向金小叶“小叶,有些人邀我去的地方,是花楼。”

这些宴会都是拿来攀关系的,一些人为了能交好新晋举人,会送上钱财,也会赠予美色。

黎青执喜欢跟人交往,但对这些毫无兴趣,干脆离开省城。

金小叶之前还真不知道这些,知道之后,就毫不犹豫开口“那确实不能去。”

黎青执握住金小叶的手“小叶,我们回去之后就收拾东西,准备进京吧。”

黎青执打算早点进京,他跟杜永宁说过之后,杜永宁也打算这么做。

他们会跟着沈家的船队进京,到时候杜永宁会单独租一艘大船,黎青执则跟吴百川一起走。

其实他租一艘船进京会更舒服,但有点惹眼,也难以找齐靠谱的水手,还不如坐吴百川的船。

到时他多给吴百川一些钱,让吴百川少装些货物,给他们留开位置就行。

沈家的船队打算十月初出发,时间还很宽裕,但他们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进京之后,他打算做点什么为原主报仇,当然他会小心谨慎,一定不连累金小叶他们。

黎青执回到崇城县之后,依然逃不开各种邀约。

汪县令、朱前等人,都请他吃饭。

不过这些人请他吃饭的话,席间有什么不对他可以直说,因此黎青执对这些并不排斥。

除了别人请他吃饭,他自己也要办个酒席,请一些人吃饭。

与此同时,进京的准备工作,也要准备起来。

黎青执打算早些进京赶考,江安省,乃至其他省份的一些举人,也做了这样的打算。

遥远的盂县,就有个三十出头的举人,打算在年前进京。

这举人姓范,名叫范维言。

范家在盂县颇有些名望,出过好几个秀才,也出过举人。

范维言自幼天资聪颖,二十岁就考上秀才,曾是盂县最受关注的青年才俊。

当时的盂县县令李兆很看好范维言,时常指点范维言读书,范维言也就因此见到了李兆的长女李珠。

李珠长得极为貌美,他见过一面之后,就念念不忘,求着父母上门提亲。

李珠已经到了出嫁年龄,盂县可供选择的年轻人却不多李兆其实也早已看中范维言。

这门婚事,就这么成了。

有那么几年,范维言娶到绝美的妻子,又有个县令岳父,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然而盂县发生水灾,李兆还背上了贪污赈灾银两的罪名

眼看着李家被满门抄斩,范家人慌了,范维言更慌。

那钦差搜过他们家,没搜到银子之后,并没有再找他们的麻烦,但李珠在他们家,他们家少不得受牵连。

他们打算赶走李珠和李珠生的女儿。

不,只是赶走不保险,李珠说不定还会缠上他们

他们思前想后,打算让李珠带着女儿“自尽”。

只要李珠死了,他们家也就干干净净了

范维言有点舍不得娇妻幼女,但想到自己有这个污点可能会影响仕途,也就同意了。

成亲多年,他对李珠早已不像一开始那么稀罕。

后来,他女儿死了,李珠却不见了。

多年过去,范维言早已另娶了妻子,可惜迟迟没有考上举人。

他觉得这跟他是李兆女婿有很大关系,那些官员,肯定是因为这个才不取中他

范维言恨死了李家,结果今年,李兆被翻案了。

他们家对李珠做的事情,别人并不清楚,都以为李珠母女,是在当时的混乱里病死的。

那一年,着实有不少人病死。

因此,在外人眼里,他是李兆的女婿兼学生他一下子就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有无数人来拜访他,盂县县令、玉溪府知府等,还亲自见了他。

这次乡试,他更是榜上有名

终于不用再被李兆连累范维言打算一鼓作气进京赶考,争取在明年考上进士

中举的范维言接受各种宴请,往家里抬了两个小妾,又收了许多钱

等他去了京城,考上进士,一定有大好前程等着他

就是他现在的妻子相貌一般,父亲只是个秀才,有些配不上他,,


  (https://www.24kxs.net/book/1655/1655754/1111092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